那个谁,你今天没鸡腿了!三星GalaxyS9+开箱
三星在中国推出了下一代旗舰产品 Galaxy S9/S9+。 虽然我们错过了尝鲜版,但第一版也不容错过。 我们早早收到了快递员的手机,有新手机玩玩一定要分享给大家。 向下。
我们手中的三星Galaxy S9+来自京东。 6GB+128GB版本售价6999元。 本以为三星粉同事会买gg紫,没想到是神秘夜黑配色。 也许他更纯粹。 又酷又萌……(画外音:谁,你今天没有鸡腿!)
咳咳,好吧,为了保住鸡腿,我们先做一个三星Galaxy S9+的开箱视频给大家看看:
手机频道:B站、优酷
alexallen(会不小心购买新黑莓手机的人):
本以为Galaxy S9/S9+和上一代S8系列的区别不会太大。 毕竟从上到下都像S8s,所以真的没有抱太大期望,不过实际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第一眼看上去在外观上比S8更协调。 我经常嘲笑三星的粉丝同事,S8是面屏手机,但是S9+不再那么纤细了,胖了点安卓鸡腿辅助,所以在我看来,这款微调器的外观还是可以的。
其次,S9+是一款比较重的手机,但比起iPhone X要轻一些。6.1英寸的屏幕因为曲面全面屏的设计,算不上是一款超大的手机。 新机的整体做工似乎比之前的S8更好,因为侧边按键不再松动。 毕竟这是一款售价将近7K的手机,但是SIM卡槽还是相当便宜的。
开机后简单试了一下相机,还真没注意到可变光圈的存在。 我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只有在专业模式下才能手动设置可变光圈。 至于自拍,感觉好多了。 前置摄像头具有自动对焦和自动美化功能。
其他方面没有深入,不便评价,但S9+的初步印象要比S8好。 比如整天跟我吹嘘“S8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的那个,之前我还有些保留,也许现在我更愿意承认“S9+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卓手机”。
Leung(索尼X法不忠实用户):
其实在三星Galaxy S9/S9+正式发布之前我就接触过这两款手机。 事实上,如果你在屏幕关闭时只看手机正面,你很难区分 Galaxy S9 和 S8。 它们在设计上几乎相同。 差异实际上非常低。
手机手感如何,其实很重要。 毕竟现在每个人都把手机拿在手里,天天拿在手里。 它太重太大,无法长时间握住它。 S9+的重量为189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重的,但是我体验过iPhone X,还可以,只是三星对S9+的边框做了一点修改,导致金属边框比屏幕还厚。 它更宽,并且有点难以握在上风。 三星听取了用户的建议,将指纹放在双摄下,其实还是比较明智的。 指纹识别时误触摄像头的概率大大降低,尤其是我的手比较短。 嗯,表扬。
不过摄像头旁边的心率传感器真的很难看。 窗口面积比上一代S8更大。 外露的外观确实大大减少,但这也是三星从S5开始的坚持。
如果你选择Galaxy S9和S9+中的一款,我还是建议你尽量买S9+,而不是因为屏幕大。 毕竟,内存和相机都得到了改进。 毕竟相差只有600元。
谭芷尧:
我首先尝试了 Bixby 功能。 机身右侧除了电源键外,左侧音量键下方还有一个专门用于启动Bixby的实体按键。 您可以选择点击屏幕或长按物理按钮来唤醒 Bixby。 初期引导有点繁琐,机器学习之前的识别率不是很理想,无法识别粤语……当然,即使是初始状态的Bixby也能让我感受到人工智能,比如语音输入” Help me Open iQiyi”,即使Bixby在本地应用中没有搜索爱奇艺,也会在自己的应用商店中找到爱奇艺的下载界面,并提示是否打开。 关键是Bixby的功能其实都是基于网络支持的。 估计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会比较痛苦。
得益于屏占比,整机看起来不是很大,单手难以控制。 整机金属中框略有切割。 与三星S8相比,中框凸起的感觉非常突兀,让人有些疑惑。 相机性能非常好,自带多种模式,自拍也会自带皮肤平滑功能。 作为目前安卓的老大,性能自然不用多说,秒开应用/多应用,可以说是现阶段的顶级性能。
出身(愿党):不跟风玩的手机 刘海屏就是好手机
当我第一次看到 Galaxy S9 系列时,不禁想到三星也开始相信 Tick-Tock 了? 那么我能不能把S9理解为S8的终极版呢?
言归正传,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三星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还在玩曲面屏的厂商之一。 全面屏和超窄边框的应用,打造一流的沉浸式体验。 不过,我最欣赏的还是三星够硬,就是没有像其他厂商一样没意见的玩刘海屏。 另外,在尝试开启滤蓝光后,S9+的屏幕变成了黄色。 它真的过滤了所有的蓝光。 S7 只是没那么蓝。 为什么S9+这么激进?
据说三星的系统自S8以来改进不少,里面加入的功能也很有意思。 这一次,S9系列的动感萌拍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虽然我没有患上直男癌,但我依然是一个纯男人。 试试吧,不会被拿出来装13。定时拍摄好像又是一个亮点,想必分享者都很感兴趣。 哦,Bixby 终于拥有了语音助手应有的样子。
最后价格是S9 6099元,S9+ 6999元,感觉贵了点。
Stirke(未用于非 Sony Compact 系列):
Galaxy S9+的外形……怎么看都和S8一样,屏占比还是那么高。 这款手机的手感其实有点厚重。 曲面屏加上背面的3D玻璃,让手机的整体手感非常不错。 不过,上下玻璃与金属中框的贴合度并不完美。 中框其实比两副眼镜都要结实。 要脱颖而出,合身度不够好,但除此之外我还是很满意的。
960fps视频的室内录制效果感觉画质比我的XZ1 Compact要好,但是室内使用这个功能光线还是不够,ISO会被拉高。 结果,两个视频都充满了噪音。 室外 有阳光的时候应该会好很多。 当然,两款手机的拍摄时间都只有0.2s,这个时间很难把握。
Axe(前 Galaxy S7 所有者):
三星Galaxy S7作为我的主力机使用了一年,所以当我看到Galaxy S9的发布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体积和重量、出色的屏幕性能和出色的拍摄质量。 当时同事们都认为在颜值上没有突破。 Galaxy S8,但对我来说,两者都很漂亮、精致,而且视觉效果令人惊叹。
我们得到的是超大尺寸的 Galaxy S9 Plus。 老实说,它比我想象的更大更重。 很难实现单手操作屏幕顶部的图标。 否则重心会前移,有滑出的风险(Galaxy S9 Plus还是比较顺滑的,这里容易沾指纹),所以如果非要选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小一点的Galaxy S9。 但话虽这么说,我们必须在这里赞美 Galaxy S9 的美丽。 我们的 Midnight Black 版本手感非常安静和稳定。 屏气效果,犹如握在手中的银河。 如果三星能与NASA或其他天文单位合作,推出银河系限量版的屏气效果,那绝对是历史佳话! 而且即使只是在桌面上轻扫一下,也能感受到Galaxy S9的屏幕素质真的很出色。
除了手感,我还主要体验一下解锁方案。 三星Galaxy S9主要提供三种生物识别解锁方案:人脸解锁、虹膜解锁和智能解锁。 首先,大家都知道Galaxy S9 Plus的指纹传感器在摄像头下方。 由于尺寸的原因,我的手指需要非常刻意才能直接完美地触摸传感器,但后来我发现即使角度不是那么完美,我也只是倾斜地触摸它。 ,也可以很快解锁,成功率和速度都很快。 另外安卓鸡腿辅助,人脸识别和虹膜结合的解锁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在关闭屏幕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力长按屏幕下方的Home图标,或者按电源键才能开始识别。 虽然速度很快,但还是有点笨重。
一号硬核玩家(身高1.8米的小手机用户):
每次去编辑部,都会遇到一个难免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日常生活中拿着的iPhone SE太小了,就像这次Galaxy S9+的上手体验一样,手感短时间内无法调整。 适用于所有大屏幕手机。
S9+对我来说还是太大了,虽然圆角处理的不错,最难适应的还是重量。 对于各种解锁方式,我还是习惯指纹解锁。 这种手指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肌肉记忆”。 作为习惯,输入法还是比较快的,只要一直滑动就可以了。
这次新的F1.5/F2.4可变光圈很好用,至少在进光量方面是个好消息,期待暗光环境下的表现,更关心视频防抖抖动表现,通过实拍我们发现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效果都比较令人满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