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明天(11月23日)最后一个号码为偶数。

这个调皮的孩子两周就花掉了6万多元,这就是家里的全部积蓄。 家长看完账单很生气,因为顽皮的孩子背后有一双黑手……

石家庄灵寿县的兰先生购买了新手机,打算使用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却被告知该卡已被绑定到其他号码。 当兰先生去银行取银行账户时,发现家里的6.3万元存款全没了!

结果发现,这些钱是他们10岁的儿子浩浩用来购买游戏装备的! 浩浩只用了13天就花光了6.3万元。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1)

近年来,有不少调皮的孩子因为玩游戏而“损失”了父母的积蓄。 仅10月份,媒体就曝光了多起儿童玩手机消费的案例。

2016年10月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2)

一名11岁男孩不到三天就在微信上偷偷发出近万元红包购买手机游戏装备。

男孩家长吴女士称,10月5日上午,其丈夫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 付款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钱包,就想用微信支付。 没想到,查了一下,发现最近在微信上发了很多红包穿越火线刷枪外挂,每个红包价值200元。 老公很疑惑:这几天没发红包? 随后,他向银行查询得知,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少了9200元。 银行工作人员也找到了这笔钱的去向,并要求吴女士的丈夫查看其微信支付明细。 他这才发现,11岁的儿子从10月3日到10月5日凌晨偷偷看到了丈夫的微信支付密码,趁家人休息时用微信购买手机游戏装备。

2016年10月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3)

贵阳市民何永春给14岁的儿子庆庆(化名)买了一部手机使用一个月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的存款减少了13万多元。 报警查账后,她发现这笔钱被儿子通过120多笔交易,用于购买三款手机游戏的道具。

2016年10月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4)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5)

常熟市的苗女士近日发现,自己的一张银行卡上的3万多元突然不见了。 通过查看银行卡交易记录,她发现这笔钱是通过QQ钱包支付的。

原来,苗女士的儿子阳阳平时喜欢用妈妈的手机玩一款叫“球球大战”的手机游戏。 加入某玩家QQ群后,他发现有人在兜售一款类似游戏外挂的软件。 对方声称,这个软件不仅可以提高游戏角色的能力,还可以卖钱。 洋洋联系对方后得知,该软件售价为2万元,花200元就可以试用。 阳阳通过妈妈的QQ钱包向对方转账200元,随后对方以软件无法发送、需要押金等各种理由欺骗阳阳继续转账。最终,阳阳总共转账了16次,共计30500元,但从未收到对方所说的软件。 阳阳这才觉得自己被骗了。

2016年9月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6)

合肥曲女士的儿子浩浩中秋节玩手机游戏偷偷花了3000多元。

浩浩今年8岁了,不过才6周半,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 不过浩浩玩这个手游可是很熟练的。 节后回到合肥后,曲女士突然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少了3000多元。

曲女士在支付宝支付记录中发现,自己在9月15日有多笔交易记录,购买的都是玩游戏的“V钻”。 交易金额从30元、68元、128元、258元到648元不等。 等待。

2016年7月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7)

梁大琼发现自己的微信钱包里莫名其妙地被花掉了6000多元。 转念一想,可能是被她8岁的儿子香香花掉的。 起初,儿子否认了这件事。 后来,经过父母的再三追问,儿子最终承认自己用这笔钱在网上购买了“枪”。 儿子用手机转账花掉的6700元,变成了炫目的枪械,出现在儿子玩的《穿越火线》游戏的武器库里。

“调皮孩子”偷偷玩父母手机、消耗大量金钱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付出的钱都无法收回,所以他们只能生气。 怎么了? ! 教你几个技巧,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技巧一:下载并安装应用锁

当顽皮的孩子乱花钱玩手机时,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玩游戏时安装了一些付费应用程序。 安装应用程序锁,设置密码和提示问题,锁定打包的安装程序。 众所周知。 要安装应用程序,您需要调用包安装程序。 这时,由于App Lock软件需要密码才能调用,顽皮的孩子自然无法随意安装应用程序。

技巧二:禁用所有软件发送短信

防止游戏收取费用的另一个快速方法是禁止所有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发送短信。 以华为手机为例:设置-权限管理-发送短信-菜单-全部禁用。 当然,你也可以有选择地禁止游戏软件发送短信。

(震惊)10岁娃玩游戏“败光”父母积蓄,父母看完账单怒了……(图8)

技巧三:取消小额免密码支付

如今,手机上安装了支付宝、微信、QQ、银行APP等。 如果您需要购物或转账,只需拿起电话即可完成。 尤其是启用小额免密码支付后,您甚至不必丢失密码。 不过,如果家里有孩子,玩手机游戏需要付费的时候,通常每次只需要支付几十块钱,这正好在无密码的限额之内。 给孩子发几十倍的工资,你就拿不起钱了! 所以,小额无密码支付最好取消。 输入额外的密码会比较麻烦暗区突围外挂,而且可以更安全地将钱留在账户里。

提示4:启用付款短信通知

我在新闻中看到,一个顽皮的孩子玩了一年左右的游戏,把父母银行卡里的28000元全部花光了,银行打电话催款后,父母才发现。 我的天啊! 一年! 一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发现什么! 由此可见启用支付短信通知的重要性。 不管怎样,如果你不小心付款了,看到短信通知就会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

提示5:设置手机锁屏

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可以设置锁屏图案或者密码,甚至可以设置指纹解锁。 锁定手机屏幕,让顽皮的孩子无法玩耍。

提示 6:将手机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手机锁在抽屉里或者放在高处,这样顽皮的孩子想玩就拿不到它。 毕竟小小年纪玩手机对眼睛不好。

教育专家

国家应该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家长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

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尤为严重。 遗憾的是,国家并没有建立游戏分级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家长监管孩子游戏的责任。

“有必要建立一个游戏分级制度,明确哪些级别的游戏只适合成人,哪些级别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玩。” 熊丙奇表示,有些游戏存在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穿越火线刷枪外挂,比如有些格斗或者赌博游戏,涉及到很多如何通过游戏玩家获取游戏道具的过程,这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去冒险、去投资,最终沉迷其中。他们。

同时,在手机、平板电脑无处不在的时代,孩子过度接触这些电子产品,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伤害。 “电脑的强光和长时间保持的姿势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的活跃度和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

熊丙奇表示,并不是让孩子学习电子产品、游戏,而是家长要陪伴、引导成长中的孩子。 父母不应该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忽视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

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