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1)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字| 交叉金融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2)

近日,交叉财经从接近网联人士处获悉,今年9月开始,网联已正式开始向多家支付机构收费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3)

事实上,Netlink对于其收费方案已经酝酿已久。 在今年的互联网联盟董事会会议上,收费方案的确定成为争议的最大焦点,最终的方案暂时被搁置。

不过,也只能“暂时”搁置。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周期,网联的资本金已经耗尽。 这也是网联去年底以来频频发起收费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压力下,一方面各支付机构想尽办法推迟支付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清楚,互联网连接收费将是时间问题,核心关键是如何收集它们。

交叉财经了解到,目前的收费方案是网联将交易规模作为收费方式的分界线。 该规模下,采用按月计价方式。 微信支付每月超过6000万,支付宝每月超过4000万; 以上规模,按数量计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分界线的数值是根据上一年月平均清算量的三倍来估算的。 因此辅助低价发卡网,可以预见,包月定价几乎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收费模式。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4)

相比之下,其他中小支付机构收取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 一位中型支付机构透露,网联全年收取的费用仅为20万左右。

“支付宝曾主张暂时不收取费用,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补充网联资本。但由于这一方案也会影响小股东,最终被放弃。后来又提出按笔收费, “但微信支付的反弹强烈,目前微信在交易笔数上在市场上有明显优势,如果按笔收费,成本压力将急剧增加。” 上述人士透露,经过多方反复协商,目前的费用已经形成。 计划。

可以预计,未来网联至少可以保证月收入过亿。 对于目前拥有300多人团队的Netlink来说,这将大大缓解营收压力。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5)

未来未知,但就目前而言,客观来说,这个费用并不贵。 平均下来,成本只有几厘米,甚至可以说是“便宜”。

真正有趣的是,Netlink开始收费后,未来的清算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有趣。

这两年,王莲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鲶鱼。 今年9月,网联披露数据称,其单日交易量、交易金额、峰值保障能力等方面已成为“全球最大清算机构”。 当然,快速达到网联规模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6)

交叉财经获悉,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在银联、网联的销售比例在28%左右。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是Netlink固有的“网络清零”地位。 此外,两大支付巨头也是其股东,也为Netlink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但更重要的原因不得不说,还是其过去一段时间的免费策略。 免费的午餐总是很诱人,更不用说通过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获得的“免费午餐”了。

没有准备金利息收入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是价格敏感动物。 如果银联做出一些相应的价格调整,很可能会改变目前28%的成交量格局。 这是正常的经济逻辑。

当然,现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网联收费方案磨磋许久,核心关键是怎么收(图7)

首先,银联可能无法快速调整定价决策。 一方面,价格合同往往有期限,可能不会很快到期; 另一方面,银联和网联的官方背景也决定了他们不太可能发起价格战。 这些因素使得28/20的比例有可能长期存在。

而一旦事情发展下去辅助低价发卡网,银联是否会要求网联收取费用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在网联目前的清算模式(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网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网联-银行)中,发卡方最终会落实各大银行的卡库,而这些卡显然是在徒然还是62的Bin,银联的标准。 如果关闭的话,如何关闭,我们将面临一系列细节问题,又要经历一场漫长的博弈。 而如果不收,未来外卡清算组织登陆国内市场后是否会影响世界规则,也是一个值得提前考虑的问题。

当然,联网收费早已推出。 在这一既定事实下,对未来清算市场有何影响还有待观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ID(ID:taimeiti),或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