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务决策:新奥周刊(«长按复制)

文/《财经·国民周刊》记者李云蝶

导读:运气好,腾讯“吃鸡”,但是,它真的能“吃鸡”吗?

过去六个月来中国玩家最担心和期待的事情终于来了。

11月22日中午,腾讯宣布与PUBG正式达成战略合作,获得《绝地求生》(业内暂译名“PUBG: Battle Royale”,简称PUBG)的独家代理运营权。在中国。

虽然合作细节尚未公布,但腾讯官宣的评论区已经沸腾了:“大吉大利,今晚吃鹅”“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腾讯威武!” “恭喜腾讯,终于不用花钱买加速器了!” “终于等到你了,我的鹅。” “‘鸡’触动人心!” “每个人都在庆祝,每个人都很开心”

...

上一款在腾讯上引起如此现象级反响的游戏是《王者荣耀》。 当然,这里的现象级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知名度和盈利能力,还有其价值观和公司理念所承受的巨大舆论压力。

《绝地求生》在行业热度上已经赶上了《王者荣耀》。 腾讯“吃鸡”后,是否会在其他方面成为下一个《王者荣耀》?

一、中国企业早已“吃鸡”渴了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1)

在PC端游戏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PUBG Mobile》的爆发可以说是毫无征兆。

该游戏的开发商,韩国的 Bluehole,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公司,在其存在的十年中几乎没有生产过任何东西。 此前自主研发的次世代MMORPG(大型角色扮演)《TERA》在运营两年后就彻底停产,其生命周期远短于普通MMORPG游戏。

《PUBG Mobile》的玩法类似于日本电影《大逃杀》中的剧情。 许多玩家被安置在一个岛上。 玩家需要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获取武器和防具,并与对方进行战斗。 一阵枪林弹雨之后,第一个玩家会在屏幕上看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这句话出自电影《二十一点》中象征赌徒胜利的经典台词,也变成了“吃鸡”。 游戏名称的由来。

本身属于沙盒游戏,这种类型并不少见。 《PUBG Mobile》只是将流行的“生存-探索-建造-互动(合作/对抗)”步骤去掉了两步,简化为“生存-互动”,并加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致命“蓝圈”,增加了通过每隔几分钟缩小游戏范围来增加兴奋和紧张感。

没想到这款“缩水”的沙盒游戏真的一夜爆火。

发布7个多月后,《PUBG Mobile》在Steam游戏平台销量突破2000万套,连续34周成为销量冠军,全球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万,刷新了6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且根据数据分析公司SuperData 9月份公布的数据,该游戏在PC端的盈利能力已经超越暴雪的王牌游戏《魔兽世界》,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游戏。

而这只是一款处于EA(Early Access)阶段的游戏。 在制作人的计划中,正式发售后,整个游戏将拥有7张地图,目前玩家只能体验其中一张海岛地图。

更令人意外的是,据Steam Spy统计,中国玩家成为绝地求生最大的用户来源地,从一个月前的35%占比升至42%,继续稳居全球第一首先,美国玩家的比例下降到10%。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2)

要知道这样的数据的前提是中国的服务器还没有开通,而近一半的中国玩家只能通过《PUBG Mobile》在其他国家的服务器使用加速器登录。

巨大的市场和盈利能力下,一场抢代理权的热潮在中国掀起。

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原计划收购Bluehole,但遭到拒绝,转而投资。 9月28日,韩国经济新闻援引投行人士的话称,腾讯已买入约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的蓝洞股份,预计占股比例不到5%。

随后,腾讯WeGame平台官方微博突然发博文:“大吉大利王者荣耀外挂辅助购买平台,__吃鸡?敬请期待。” 貌似官宣拿下了《PUBG Mobile》国服代理权。 本以为“吃鸡”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没过多久这条微博就被删了。

在客户端游戏代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竞争仍在继续,国内游戏公司开始竞相开发“吃鸡”手游。

10月底,由金山西山居工作室开发、小米发行的《小米枪战》率先开启内测。 上线30小时内,夺得App Store免费游戏榜首; 《终结者2:审判日》两款手游。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12日,《荒野行动》安装量接近2500万,DAU为1750万,活跃率近70%; 《终结者2:审判日》安装量接近750万,DAU为560万,活跃率接近74%。 在“吃鸡”大战中一马当先。

但紧接着,11月15日,腾讯上线了穿越火线CF手游特殊模式更新版《荒岛特训》,不到24小时迅速登上APP STORE免费榜榜首,而另一款《光荣使命》 : Operation Mission 也于 11 月 21 日开始了 Beta 测试。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3)

在“吃鸡”游戏的带动下,全产业链活跃起来,从上游电竞硬件提供商到软件开发商,从网络游戏直播行业到线下网吧,都迎来了新时代。 增长的机会。

2.别激动,你还没真正吃到“鸡”

在市场上传出腾讯要代理绝地求生的消息后,不少人预测,按照目前绝地求生的热度和吸金能力,它必将成为腾讯的下一部《王者荣耀》 . 后者为腾讯贡献了数百亿的收入。

不过,在成为《王者荣耀》之前,腾讯还有几件事需要正视。

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年10月,“吃鸡”类游戏因为鼓励玩家暴力击杀其他玩家取胜,过程比较血腥,引起了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注。 10月30日,《大逃杀》《同类游戏总局工商管理司基本态度》发布,明确表达了对此类游戏的否定态度,并明确表示“国内游戏公司不应安排研发和引进”不提倡通过测​​试等方式吸引用户。同时,电竞、直播等平台不得为此类游戏提供宣传推广等服务。 观点。

中国游戏企业也迅速响应了这一要求,一系列的整改也接踵而至。

以《荒野行动》为例。 用户登录游戏后发现,原先军绿风格的游戏界面突然挂起了许多标语标语和红底白字标语,上面写着“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心,苦练,成才。”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消息框内,官方继续推送“强化使命感,争当维和排头兵”等标语。

一位接近腾讯的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日报》记者,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游戏改革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4)

而腾讯将如何改造《PUBG Mobile》,使其不违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同时保持游戏的趣味性,将是《吃鸡》在国内上线前的重要一步。

腾讯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商业模式的差异。 《PUBG Mobile》想要像《王者荣耀》一样成为金币挖掘机只会越来越难。

与国内流行的买断制商业模式追求免费游戏,依靠购买道具盈利不同,《PUBG Mobile》采用的是一次性购买模式。 正版游戏98元的价格门槛王者荣耀外挂辅助购买平台,看重的是玩家对游戏的理解、临场操作、偶尔的运气等因素。 “人民币玩家”(依靠花钱购买高级游戏装备或道具的玩家)无法通过付费道具来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

当然,这并非不可能。 在中国,OFO、百度外卖和京东的广告都出现在手游《终结者2》中,小黄车OFO取代了传统的摩托车。 、汽车等单人载具,百度外卖更换游戏中的“药包”恢复生命值,每周三出现“京东”飞机运送玩家。

一方面,有大量玩家的期待,“不要盲目改变收费模式,可以接受的底线是为初服买单。” 另一方面,腾讯需要思考中国版《PUBG Mobile》的盈利能力,如何平衡两者,非常伤脑筋。

另一个问题是付费道具的缺乏导致了一系列的“外挂业务”。

此前,由于检测技术的缺失以及蓝洞对辅助软件的屏蔽,游戏中出现了大量作弊器,甚至有人开起了“机场卖作弊”的生意。

在游戏一开始的“机场”界面,由于此时设置了游戏,玩家可以开启语音进行交流,而且初始界面经常会有人大喊大叫和卖秘籍,所以叫做“机场卖作弊”。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5)

在游戏行业,因作弊泛滥而夭折的游戏不在少数。 如果《PUBG Mobile》的国服不能解决外挂问题,就无法盈利。

腾讯也在公告中表态,表示将与PUBG合作,为《PUBG Mobile:大逃杀》国服提供网络优化、服务器扩容、黑客攻击等技术支持,打造正能量的游戏气氛。 不过具体效果要等游戏上线后才能知道。

当然,除了政府和玩家之外,腾讯还要操心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与职业选手的担忧不同,中国家长担心的是,以往放学后组团“玩黑”的孩子会去网吧“吃鸡”。 指责和舆论攻击。

或许是预料到了这一点,腾讯在公告中特别强调,将“向未成年人用户传递健康积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

蓝洞虽然靠《PUBG Mobile》赚得盆满钵满,但身为中国代理的腾讯,能否也一起“吃鸡”还是个未知数。 一旦转型不成功,恐怕玩家宁愿挂个加速器回到美服或欧服继续当“幻影坦克”。

(财经决策)腾讯与PUBG公司合作《绝地求生》(图6)

导演系:罗海燕、吴亮

制作人: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