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1)

01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才能俘获人心。

日前,世纪城刚刚发布一则网红房源,挂牌首层洋房,面积约234平米,报价1200万(折合单价50011),瞬间传遍了互联网。

我以为这只是普通投资者的甩卖。 结果,上演了一出“房东坑中介、坑客户”的精彩大戏。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末,这套售价“恐怖”的房子像超级病毒一样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

很快,在强大的广告效应下,几十组顾客争相前来查看产品。

按照原剧本,这应该是一场靠手速抢房子的战斗。 但没想到,却变成了现场“招标会”。 如果房产不卖1200万,房东直接跳到1500万。

一时间,经纪人和客户面面相觑,纷纷抱怨。

在当前的市场调整期,这样的“挂卖”策略自然会导致不愉快的结局。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2)

02

但我们确实不能责怪买家蜂拥而至。 毕竟,每个人都有一颗“捡漏”的心。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栋房子“真的很便宜”。

比如,君品近期出售了一套一楼小户型,单价约5.5万元。 观品一楼,面积较大的公寓更值钱,而且位置也比较中心,报价为5.1万元,颇具诱惑力。

根据参考社区中已完成的房屋列表,溢价率也“低”。

此前,我综合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意见,认为冠品的二手价格应该和大诚品户型基本一致,普通楼层在8万元到9万元之间。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3)

与新房售价相比,平均溢价预计在70%左右。

上周,有传言称一套190平米的二楼公寓被售出。 新价3.6万元,成交价刚出6万元,溢价约66.7%。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4)

至于一楼的这套房子,新房单价3.47万,挂牌价5.1万。 溢价低于50%。

按照66%左右的正常溢价率计算,这套房子比较合理的成交价应该在5.6万左右(也就是总价1300万)。 换句话说,51,000 低于市场预期。

但毕竟是一楼。 价格虽然低,但也不是低得夸张。

03

所以,很多人蜂拥而入很正常,卖不到1500万就更正常了。

毕竟按照这个总价来计算,单价是六万四千。 除去可能包含的停车位,溢价依然轻松超过70%,这比高层的溢价还要夸张。

不过,据说房东在中介平台上的正式挂牌价在1500万以上。

按照这个价格,估计不会有很多顾客来店里。 如果此时你是房东,你会如何想办法打破这种局面呢?

一个策略是把价格从50万降到50万一点点卖挂平台,直到有顾客为止。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5)

另一种策略就是所见即所得卖挂平台,一口气降价300万,打造超低价的广告效应,一下子吸引大批感兴趣的客户,然后现场竞价价高者。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6)

这种做法有点像杭州很多商业地产拍卖,给出估价35%(甚至1元)的超低起拍价,吸引了大量参与者。

因为往往有“支持者”支撑底线,所以捡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相反,有可能一冲动就高价买入。

这位房东干脆将网上拍卖变成了现场拍卖。

这些商业拍卖的老方法现在正逐渐为大家所熟知。 再加上市场的下滑趋势,今年以来它们基本上已经无法使用了。 以超高价格成功拍卖的例子很少。

至于这套饰品,我觉得现场加价50万到100万是有可能的,但房东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04

有人可能会问: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住一楼吗?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7)

以这栋供观赏的房子为例。 虽然是奥体核心大户型的最低门槛,但首层采光差、私密性差、面向小区出入口也是客观事实。

但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

相信只要价格合适,一楼自住的也会不少。 虽然一楼阳光不足,私密性较差,电梯大堂噪音干扰也很大,但住奥运大屋的低门槛对于没有太多生活条件的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钱。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8)

但一天聚集几十组,似乎也太夸张了。 显然,不少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有投机者算了一下,银行对这套房产的评估价是1900万。 如果真的1200万买的话,就可以按照估价网上签约,基本上不用付首付。

参考4.1%左右的房贷利率,每月还款减去每月租金(2万-3万)后实际每年持有成本并不高。

从财务角度来看,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05

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图9)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很多红房子选房的时候,一楼二楼是最先被抢的吧?

当然,他们并不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只是碰巧很穷。 但很多人都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而来的。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楼和二楼是最好的短期目标。

交割后,二手溢价率明显差不多,但一楼和二楼就会出现“暴跌的感觉”的眼球效应。

此外,整个小区一、二层单位仅有少数,但中高层单位较多。 因此,在相同价位段,一二层竞品较少,但中高层楼盘竞争激烈。

结果是,在相同的回报率下,一楼和二楼总是卖得更快,流动性也更好。

比如观品,整个小区一楼只有4套,真是“稀缺中的稀缺”。 房东甚至有一定的定价权,基本上没有邻居的挂牌价会更低。

当然,这种方法只适合高热度的超红盘。

如果是粉色盘或者普通盘,那么在一楼或者二楼买可能就是找死。 价格将一落千丈,没有人会再看一眼。

住在奥体红板一二楼,失去了舒适,却赢得了面子。 住在普通公寓的一楼、二楼,不仅牺牲了舒适度,而且还弥补不了任何面子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