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侯军 实习记者 苏惠贤 北京报道

用户规模已达2亿的明星手游产品《王者荣耀》,近日因青少年“游戏成瘾”闹剧频发,深陷舆论漩涡,甚至被贬为“精神鸦片” . 为此,《王者荣耀》于7月18日正式上线“健康系统”,严防未成年人过度沉迷。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 “兵来将挡,水来掩护”,所谓的“健康体系”不仅不能成为家长和老师的救命稻草,反而成为滋润游戏交易平台的沃土。 未成年人仅需几元即可购买成人账号,绕过防沉迷系统。 同时也孕育了信息泄露的隐患,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倒卖信息的“摇钱树”。

此外,游戏账号的交易不可避免地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 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取证专委会委员张轩向本报记者分析,目前所谓的可以买卖游戏装备和游戏账号的交易平台,往往不是官网,安全难度大保证。 仅凭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勾勒出一个人的所有上网行为。

“健康系统”上线

《王者荣耀》上线“健康系统”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图1)

在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王者荣耀》一路高歌猛进。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手游以1022亿元的市场销售收入超越端游王者荣耀辅助号购买平台苹果,增至57.2%,成为占比最大的游戏品类。 作为腾讯的“手游支柱”,《王者荣耀》在今年3月首次夺得全球iOS(苹果系统)收入冠军。

根据中国游戏行业咨询机构伽玛数据发布的《2016中国电竞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王者荣耀》全年收入68亿元,占手游总收入的17.7%。 2016年,据腾讯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该游戏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渗透率达到22.3%。 根据第三方平台极光大数据《王者荣耀研究报告》,14岁以下用户占比3.5%,15-19岁用户(含18-19岁成年用户)占比22.2% .

青少年用户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了《王者荣耀》的主力军。 7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娱乐大众还是“陷害”生活? 》,直呼《王者荣耀》对未成年用户造成伤害。

为此,《王者荣耀》于7月4日正式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三招”:限制未成年人每日登录时间; 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封禁; 强化实名认证制度。 据了解,“未成年人充值限额”、“避小号”等功能将陆续上线。

《王者荣耀》上线“健康系统”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图2)

其中,未成年人登录限时为21:00至次日8:00。 12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将无法登录游戏。 已经在线的用户将收到系统提示并被注销。 7月18日,该新功能正式上线。 此外,“健康系统”的第二把斧头——未成年人“成长守护平台”也已启动运营。 家长可以通过该平台绑定孩子的账号来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 从7月4日到7月17日晚间,“成长卫士平台”新增绑定账号超过130万个,总数达到200万个。

未成年人的把戏和技巧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为了应对所谓的“三招”,各游戏交易平台各显神通,不仅已经提供了账号购买、账号租赁和代练服务。 在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5173平台)上,每个出售的账号都标有QQ等级、英雄数量、账号是否绑定,防沉迷设置一般为成人。 这些账号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万元不等。

自腾讯开启游戏实名制认证以来,账户交易涉及身份信息转换。 中国网游服务网客服告诉记者,防沉迷系统和QQ安全中心的身份验证没有关联。 同时,买家下单后交易客服会验证防沉迷系统。 因此,即使身份证号码有出生年份信息,也不会影响防沉迷系统的初始设置。

《王者荣耀》上线“健康系统”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图3)

除了中国网游服务网,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王者荣耀账号”,首页出现的8868、交易猫、魔游游等5家游戏交易平台,都可以轻松进入。以不到10元的价格购买《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账号和代练服务。

可见王者荣耀辅助号购买平台苹果,新版“健康系统”还是存在漏洞的。 防沉迷系统根据用户提交的身份信息判断用户的年龄。 据记者了解,除了利用游戏交易平台规避年龄限制外,还有不少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的身份信息注册账号。 更何况,还有修改身份信息的“防沉迷系统破解技术”。

据媒体报道,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团队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实名认证,严厉打击和阻断账户租赁、辅助认证等灰色行为。 强有力的补救措施。

入坑“农药坑”半年多的资深玩家邓女士告诉记者,根据“等级”的不同,玩一局《王者荣耀》需要20到40分钟。 . 》比起去年大火的《阴阳师》,《王者荣耀》更具挑战性。过年期间,周围的人都在呼朋唤友来玩,不玩就觉得自己出去。”

《王者荣耀》上线“健康系统”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图4)

交易中存在信息泄露隐患

如前所述,游戏交易平台的账号交易和代练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知名的灰色产业链。 以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为例,您只需验证邮箱和手机号码,即可注册平台账号进行游戏交易。

由于腾讯对游戏进行了实名认证,大部分账号在买卖时都需要修改身份信息。 该平台客服告诉本报记者,买家看中商品下单后,由交易客服进行换货。 这时买家需要给客服提供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 同样,卖家在挂牌出售账号时,也需要向游戏交易平台提交身份证号等信息。

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等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平台的隐患有多大? 张旋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在网络世界中,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等信息往往被作为用户身份识别的重要环节,而后的危害和隐患泄漏是巨大的。 以这些信息为突破口,比如普通用户经常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黑客可以通过credentialing等方式获取(黑客收集网上已经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相应的字典表)和其他方法。 同时,通过大数据,可以勾勒出一个人所有的上网行为,衣食住行的各种数据。 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很多诈骗案件实施的前提。

《王者荣耀》上线“健康系统”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图5)

上个月,《北京晨报》报道,一名女子在网上出租自己的游戏账号,随后发现自己游戏账号内的物品不断被抛售,仅物品损失就高达2000元。 更让她担心的是,游戏账号已经绑定了银行卡、手机号、身份证等重要个人信息。

据记者了解,市民的各种个人信息,只要几百元,就可以从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团队,在网上买到。 身份户籍、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名下支付宝账户、全国开房记录、车辆信息,甚至位置等信息的来源都只是手机号码。

同时,张轩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大量因手机号码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发生。 “一些互联网平台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或者与圈内人和圈外人勾结买卖数据。” 在她看来,所谓可以买卖游戏装备和游戏账号的交易平台,往往都不是官方网站,安全性难以保障,也有不少看似装备交易,实则虚假骗局。

对于游戏玩家的信息安全,张悬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第一,防止自己的账号被盗,不要点击无法辨别真伪的链接和程序; 钱币、装备等,私密交易容易诱发账号盗窃和诈骗; 您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要使用弱密码,避免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 警惕利用游戏传播欺诈信息。